肖雪慧是我非常尊敬的汉人学者。早年,我就读成都西南民族学院时,她已在民院任教,记得是政治系的老师。我曾经听过她的课,讲伦理学。因我学中文,听课的 次数不多。后来听说与六四有关,肖老师一度失去自由,不过后来经常在网上读到她的文章,肖老师应该还是在民院,哦,现在改名西南民大了。
这里转帖肖老师写成都警方防范藏人的文章,其中这句话深以为然:“摆出一副把属于某个民族的人当疑似恐怖分子防范的架势,究竟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制造问题?是缓解矛盾还是激化矛盾、撕裂关系?”
图为成都武侯祠藏人聚居区已如临大敌一般。美联社的记者从成都报道说:“带着自动步枪与机关枪的警察,守在拥有一千万人口的成都藏人小区的每个出入口的检查哨前。在藏区里,每隔几公尺就有一部警车停泊,红色警示灯闪烁,十几名军人列队走过僧人与其他购物者身边……”
肖雪慧:靠这种架势解决问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0f79650100chz5.html
昨
天,读书会的义工杨送来我托他买的书。因为是周六,他们的读书会通常有活动,我问起,他说,本来下午该活动的,可是不能如常进行了。原来,头一天有司已经
给读书会的周先生打了招呼:明天的读书会必须取消,否则的话,要抓人的。据说,公安部的人正坐镇成都,这个日子,哪怕讲音乐都不行。
这么 多天以来,每天都在目睹学校周边草木皆兵的景象,可这种状况竟辐射到了读书会,倒是没想到。读书会聚会的那个茶楼在城市靠东的一方,离我们学校周边这样的 “敏感地带”远着呢。因为太远,我一般不会去。说起来,我所在学校这一方成“敏感地带”,本身就够滑稽。无非去年这个日子千里外地的八角街发生了状况—— 而“状况”真相如何,不是从给我们看的那几个高度选择性的电视镜头能判断的;无非学校及周边有不少藏人居住。却因了去年那地方那一天的事,株连千里之外的 这里也高度“敏感”,而且还是一年之后,这已属荒唐;这种敏感还辐射到城市东边一个小茶楼,就更荒唐。
然而不仅是成都。小伙子刚从郫县回 来。那里情况一样紧张。一样的警车、警察突然增多,一样的在某些路口站着手持微型冲锋枪盘查过往车辆的特警,连乡村小路也这样。我不解:为什么乡下也弄成 这番光景?他说,凡挂汶川牌照的都盘查,守乡间小路,是防止有些车可能走小路。原来如此!
下午,跟几位好长时间没见面的朋友聚会。在政府机构的两位每天要经过我们学校一带,我每天目睹的情景她们也每天在目睹,观感很不好。其中一位的同事头天上班经过市中心广场时更目睹了一个情景:一对刚买了东西正穿越广场的藏族夫妇强行被拦下,手里拎着的包被当街打开检查。
不论什么样的理由,不顾及人家的尊严和感受,摆出一副把属于某个民族的人当疑似恐怖分子防范的架势,究竟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制造问题?是缓解矛盾还是激化矛盾、撕裂关系?我想,任何还保持着正常判断力的人都心知肚明。
对 人民动辄显示蛮力、使用威慑力量,那些已经被调教得放弃了自我、习惯了精神匍匐在地的人可以熟视无睹,可以当没事一样,但对有自尊的民族,这无异于在播种 仇恨。不幸的是,这正在被印证。我一位对藏文化和藏族同胞特别有感情的朋友几乎每年利用积下来的年假一人只身进藏,结识不少藏族朋友。每次路过成都,说起 进藏经历,对藏民的淳朴好客和藏区风情,她都赞不绝口。我觉得,她在那里似乎寻得一种心灵的归属感。今年春节期间又去了。可这次成了痛苦之旅。昨天电话中 谈起,她内心深处的痛苦溢于言表:“情景完全变了,人也不一样了。”我当然明白情景变了的含义是指到处戒备森严,但人怎么不一样?她说,感受不到过去那种 淳朴热情了,人冷漠了,更糟的是还有一种不难察觉的敌意。而这是她过去进藏从未经历过,这次也毫无思想准备的。
这种不幸的变化,才只是个开始。
2009年3月15日星期日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