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在北京画展上“缺席”的作品:
贡嘎嘉措(Gonkar Gyatso),1961年出生在拉萨。曾就读于北京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学习中国传统绘画和西方艺术史。1990年代初离开西藏,先是在印度藏人社区研习西藏传统绘画唐卡技法,后在英国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学习,获得艺术硕士学位。现定居伦敦,是西方唯一的西藏当代画廊——伦敦甜茶馆(Sweet Tea House)的艺术总监。
这里先介绍他的两组作品。一组是由四幅摄影作品组成的《我的身份》(My ldentity),再现的是画家本人模拟四个不同的历史境况下的画家形象。其实这组画的原型是一张拍摄于1950年代以前的照片,拍摄者是个西方人,被拍摄者是拉萨的一位唐卡画师,姿势、神情以及画室布置与第一张《我的身份》完全相似。我原本有登载这张照片的画册,不巧最近刚被北京的一个画家借走,只好待他还书之后我再贴上这张照片。而这次在北京举行的七位藏人画家的画展上,不能被展出的正是《我的身份》里的第三张照片,原因是出现了达赖喇嘛和西藏国旗。
第二组并非画家自己安排的系列组画,是我从画家的个人画册上挑选了五张。其中第二张和第四张在北京画展上展出过,分别名为“西藏图腾”(Tibetan ldols)和“国际歌”(L'Intermationale)。不过对于“西藏图腾”这个中文译名,嘉措啦认为应该翻译成“西藏肖像”更准确。而第五张,显然表达了画家本人设想的未来西藏,当然这并非我的揣度,而是他自己坦承的。
最后要单独说的是第十张画,也在北京画展上出现了,名为“佛谜”(Puzzle Buddha)。后来与嘉措啦见面时,他说这幅画模拟的是时下风行的填图游戏,不过只有空格没有文字,他希望由我来写一些文字提示,与画相配,形成一个完整的填图游戏。当然这个填图游戏也是模拟的,所以我写的文字提示不必拘泥,纯属模仿而已。话虽是这么说,可还是让我很费了些心思,即使不是真的填图游戏,但要琢磨出几十句耐人寻味的话也不容易啊。下面就是我为这个模拟填图游戏设计的文字,呵呵,有意思吧?不过有没有被嘉措啦采用,尚不得而知。
提 示
横向:
1、“发展才是硬道理”
15、呼吁张健停止横渡西藏圣湖纳木错、韩红取消空降布达拉宫的签名书
6、一个妈妈的女儿
10、“今天的辍学生,就是明天的贫困户”
12、杀牛不如挤牛奶
19、西藏发烧友
25、清一色
27、藏猪、藏鱼、藏鸡蛋
18、严禁吐痰
20、“露头就打……不露头也要打,要追着打”
22、西藏的新名片
24、“中奖是爱的回报,不中是爱的奉献”
29、杠上开花
30、我们还剩下什么?
32、雪红雪白
34、当铁马奔驰、铁鸟飞翔,藏人如蝼蚁星散各地,佛法传向红人的领域……
36、孔繁森是藏族小朋友共同的父亲!
37、援藏干部、援藏导游、援藏工程
38、“吃了吗?”
40、成都的克隆
42、原生态
43、“戏眯”
45、胡萝卜加大棒
44、“不到拉萨非好汉,不吃蕃隆烤鸭真遗憾”
纵向:
3、“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哎,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
5、西藏截至2006年10月31日已累计发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40例
7、“331元,天路带你游拉萨”
9、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11、“我要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的世界……”
13、开放的拉萨欢迎您!
2、香巴拉并不遥远
4、西藏唯一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8、拉萨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实名上网卡
14、关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
16、“地下西藏”
17、圣地圣水
21、“清宿便,降体重,迅速抹平大肚子”。
23、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
26、黄祸
28、输血经济
39、酒后吐真言
41、“贡觉松”!
31、西藏之水救中国
33、“4万美元可以射杀一头野牦牛、1万美元能猎获一头盘羊……”
35、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