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中寻找汉藏和谐——专访少数民族研究教授宗喀·漾正冈布
明报记者 陈志强
2008年3月之后,中国藏区某些地方爆发一连串的冲突,引起世界触目,也激发起专门研究藏人语言文化的学者宗喀·漾正冈布(YongdrolTsongkha)的探索与思考。他希望从分裂与反分裂之间的激烈对抗之中,寻找一条构建民族和谐的道路。
刚 刚结束在美国和加拿大魁北克省考察,顺道到温哥华讲学的宗喀教授认为,中国可以参考清朝的政策及加拿大解决民族问题的某些成功经验,例如政府可以考虑从进 一步提升民族语言文化的地位入手,来消除各民族对自己文化承传问题的忧虑,提升各民族对中国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及各民族间的凝聚力;而地方干部假若能能对藏 文化在内的各民族文化有更深入一些的认识,有多一分尊重,可以消除隔膜,化解很多冲突。
维系民族和谐团结可以从文字文化入手
宗 喀认为,只靠经济发展并不一定能化解民族问题。去年3.14事件中最为激烈的参与者往往是懂一些汉文、到大城市打过工,见识过现代物质文化的藏人。反而愈 是偏僻,经济愈落后地区的藏人往往愈少想到“独立”之类现代政治概念。宗喀也认为,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
宗喀建议,在现有 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各民族语言文化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中的地位。他认为是更可行的对策。宗喀举例说,全国各地重要的公共设施,如飞机 场、火车站、医院等,可考虑设立汉、维、蒙、藏语的标记。像云南、新疆、青海、四川的省级医院等重要应该有专门的民族语翻译。像满语、纳西等一些频危的民 族语言应该受到特别的保护。
他说,假若一位维、蒙、藏胞到中国各地旅行时见到维、蒙、藏文字的标记,或是出国后接触中国大使馆时见到维、蒙、藏文标记,对国家的认同感一定大升,而地方上应该以民族语言为主要语言。
宗喀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奉行多语政策,各部门可以学习仿效,因为人民币上便印有维、蒙、藏等不同文字。
在媒体上,宗喀建议,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不妨考虑加设维、蒙、藏等语言的频道。
除了支持各民族学习自己的语言之外,还应该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比如是汉人学生学习维蒙藏语,“高考”应该加分。“这样做可以从根本上化解各民族对自己文化承传的忧虑。各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相互之间的凝聚力肯定大幅提升。”
他说中国正通过传扬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各地开发软实力,也应该把各民族文化当作是一项资源来好好利用,“孔子学院”应该既教汉文,也教维、蒙、藏文。宗喀认为,中国可以利用藏文化,在全世界拓展软实力。
宗喀指出,中国今时今日的地位与实力已经不能与民国时代相比。应该有信心、有魄力把自己由一个汉人为核心的民族国家晋身成为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文化共存及共同繁荣的多元文化超级大国。
地方官员的施政手法影响到民族关系
宗喀分析,去年3.14事件中很多藏区并没有出事。出事地方的激烈程度也相差很大。他认为部分原因是不同地方在实施民、族宗教与文化政策时差别较大。
云南藏区似乎未出事。青海有6个藏族自治州,出了一些事故,但激烈程度远逊于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的阿坝与甘孜州。宗喀认为,这种差异主要和当地干部相对而言比较了解和尊重藏族文化有关。
“懂得因其俗而治制之道理是很重要的。”他举例说,在悬挂宗教领袖照片问题上,云南与青海的干部便是睁只眼闭只眼。四川某些地区的干部却会进寺强行夺取。
有些藏人发誓不再杀生,风俗是将狩猎屠宰的工具存放到寺庙的“护法殿”。但主要是一些古老的弓箭、刀剑、猎枪,没有杀伤力。知情的干部会理解是怎么回事。不懂藏人文化的干部便当作“寺庙私藏武器”事件来处理,难怪会造成官民对立。
他指出:“四川特别缺少懂得藏人文化的专家和官员,提拔上去的许多藏族干部的有关本民族文化的素养也不一定比非藏族干部强多少。还有许多民族干部明哲保身,不是敢言的人。”
宗喀又说出一些成功例子,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人口中97%是藏人,但2008年未有大事故发生,原因之一是州县乡地方干部与当地民众每年通力合办“赛马会”。他说不要少看这种文化活动,它使民众的民族文化得到表达,融洽了官民关系。
多元文化制度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宗喀这次访问北美特意考察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主要城市与文化中心,特别是加拿大通过确认彰显法语的地位,来维系魁北克省向心力的各项措施。
他发现,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其实与清朝的施政方针甚为相近,中国不一定从外国引入多元文化政策,只需要借鉴满清的例子即可。
宗喀指出,清朝皇帝的重要诏书,会有不同文字的版本,在不同地区刻碑宣示。清朝重要建筑,均有多语标记。这个不用到加拿大考察,只要细心看看北京、东北满清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就可一目了然。
汉人熟识的纯汉文《康熙字典》,满朝还动员国家力量汇编了汉、满、蒙、维、藏文同书的辞典《御制五体清文鉴》。
宗喀叹息,到了清朝末年,清庭和地方官员不再坚持这一基本立国政策,引发了清朝末年各民族的离心离德。
目前在加拿大,不懂法语,很难当上总理。此事看来很新鲜,但宗喀指出,清朝的很多皇帝是多语皇帝。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除精通满、蒙、汉三语之外,同时通晓藏语。乾隆接见班禅喇嘛的时候,便是以藏语对话。
加拿大派往魁北克省工作的官员一定要懂法文。宗喀建议,中国应该鼓励驻各自治地方的干部学习当地民族语文与文化,并将之纳入国务院考核制度,就像现在实施各种名目的外语考试一样。
藏人为甚么对自己的语言文化感到自豪?
宗喀教授说,藏人对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并不是盲目的自大。
“我们要知道,图伯特(藏族)文化并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是一种‘少数民族文化’。要知道图伯特文化或文明,要比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的文化更‘大’。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整个欧亚大陆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化。”
宗喀教授举例说,藏医(藏蒙传统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医学系统,与印度的吠陀医学(Ayurveda)、中医(汉医)、西医(希腊-罗马-阿拉伯)、并列史界四大医疗系统。除了藏蒙地区外,藏医在南亚、中国内地,在现在的西方也受到欢迎。
此外,有千年历史的藏历能够准确推算出7月22日轰动全国的日全蚀。
宗喀指出,藏语文的表达能力其实十分强,是一套成熟的语言文字系统,既能探讨深奥哲理,也可以抒发细腻感情。历史上只有汉、藏两个民族使用自己语言把佛经完整地翻译和表述出来。日本、韩国、泰国等到现在也未能做到。
南传的巴利语系佛教、东传的汉语系佛教、北传的藏语系佛教并列为佛教的三大分支。藏传佛教除了传统的藏区、蒙古、西伯利亚及喜马拉亚南麓与北缘之外,现已经流传全世界。加拿大也有大量信众。
藏人不随便杀生。把风景好,且对生产生活重要的地方全部封为神山圣湖,其实是通过宗教文化来施行环境保护,为中国保护了大片土地的自然环境,包括中国的国宝大熊猫。
藏人对自己的文化承传有危机感
宗 喀说,西藏的佛寺除了是宗教场所之外,也扮演学校、银行及文化传播站的角色。小孩入寺为僧,他们至少可以系统地学习藏语语文、西藏天文历法、藏医、藏式佛 像绘画(唐卡)与雕刻等。情况与欧洲的修道院或教会学校一样。但目前规定是18岁才能进寺为僧。可是许多地区除寺院外,并无令人满意的传统文化的传授机 构,令西藏文化的承传,面临断层出现的危险。
宗喀说,绝大部分藏人很尊重和欣赏汉文化,但同时绝大部分藏人对自己的文化也感到骄傲与自豪,对自己的文化在许多方面可能边缘化,次级化感到忧虑。有时在一些藏区,藏文化也沦为弱势文化。
就好像华人无论移居海外多么远,相隔多少个世代,仍然想尽办法保存自己文化,让子女学习汉文一样,宗喀说藏人也有同样想法。藏传佛教对中国的统一作出过重大贡献
宗喀指出,某些汉人可能把藏传佛教错误理解为西藏分裂背后的推动力。其实藏传佛教在缔造中国多民族多文化国家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说公元7世纪至13世纪,西藏人要朝圣或是留学,首选的地方是南亚。但后来因为中亚的回教徒和英帝国入侵印度,藏人加强与汉人的往来。藏人传统上将所有的汉人都看成是佛教徒。
清朝皇帝维系蒙古人心,成功将蒙古和中亚的许多地区纳入大清版图,也曾借助了藏传佛教这一资源。
宗喀说,拉萨以前禁止外国人进入,除了汉人、蒙古人及传统汉藏文化边境的穆斯林,因为觉得大家多共享一种文化,有亲切感。
宗喀·漾正冈布(YongdrolTsongkha)小档案 文学学士,历史硕士、医学博士、欧亚腹地的语言与文化研究博士后。 现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印第安纳大学人类学系研究员等。 曾应邀到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弗吉尼亚等许多世界知名学术机构作学术演讲。 精通汉、藏、英语。作为一位职业的历史语言学学者,还学过数年到数个月不等的梵、阿拉伯、拉丁、突厥、蒙古、朝鲜、葡萄牙、冰岛等22种语言及几种方言。
明报记者 陈志强
2008年3月之后,中国藏区某些地方爆发一连串的冲突,引起世界触目,也激发起专门研究藏人语言文化的学者宗喀·漾正冈布(YongdrolTsongkha)的探索与思考。他希望从分裂与反分裂之间的激烈对抗之中,寻找一条构建民族和谐的道路。
刚 刚结束在美国和加拿大魁北克省考察,顺道到温哥华讲学的宗喀教授认为,中国可以参考清朝的政策及加拿大解决民族问题的某些成功经验,例如政府可以考虑从进 一步提升民族语言文化的地位入手,来消除各民族对自己文化承传问题的忧虑,提升各民族对中国中央政府的向心力及各民族间的凝聚力;而地方干部假若能能对藏 文化在内的各民族文化有更深入一些的认识,有多一分尊重,可以消除隔膜,化解很多冲突。
维系民族和谐团结可以从文字文化入手
宗 喀认为,只靠经济发展并不一定能化解民族问题。去年3.14事件中最为激烈的参与者往往是懂一些汉文、到大城市打过工,见识过现代物质文化的藏人。反而愈 是偏僻,经济愈落后地区的藏人往往愈少想到“独立”之类现代政治概念。宗喀也认为,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
宗喀建议,在现有 法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各民族语言文化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中的地位。他认为是更可行的对策。宗喀举例说,全国各地重要的公共设施,如飞机 场、火车站、医院等,可考虑设立汉、维、蒙、藏语的标记。像云南、新疆、青海、四川的省级医院等重要应该有专门的民族语翻译。像满语、纳西等一些频危的民 族语言应该受到特别的保护。
他说,假若一位维、蒙、藏胞到中国各地旅行时见到维、蒙、藏文字的标记,或是出国后接触中国大使馆时见到维、蒙、藏文标记,对国家的认同感一定大升,而地方上应该以民族语言为主要语言。
宗喀指出,“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奉行多语政策,各部门可以学习仿效,因为人民币上便印有维、蒙、藏等不同文字。
在媒体上,宗喀建议,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不妨考虑加设维、蒙、藏等语言的频道。
除了支持各民族学习自己的语言之外,还应该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比如是汉人学生学习维蒙藏语,“高考”应该加分。“这样做可以从根本上化解各民族对自己文化承传的忧虑。各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相互之间的凝聚力肯定大幅提升。”
他说中国正通过传扬中华文化,在全世界各地开发软实力,也应该把各民族文化当作是一项资源来好好利用,“孔子学院”应该既教汉文,也教维、蒙、藏文。宗喀认为,中国可以利用藏文化,在全世界拓展软实力。
宗喀指出,中国今时今日的地位与实力已经不能与民国时代相比。应该有信心、有魄力把自己由一个汉人为核心的民族国家晋身成为一个以汉族为主的各民族文化共存及共同繁荣的多元文化超级大国。
地方官员的施政手法影响到民族关系
宗喀分析,去年3.14事件中很多藏区并没有出事。出事地方的激烈程度也相差很大。他认为部分原因是不同地方在实施民、族宗教与文化政策时差别较大。
云南藏区似乎未出事。青海有6个藏族自治州,出了一些事故,但激烈程度远逊于西藏自治区和四川的阿坝与甘孜州。宗喀认为,这种差异主要和当地干部相对而言比较了解和尊重藏族文化有关。
“懂得因其俗而治制之道理是很重要的。”他举例说,在悬挂宗教领袖照片问题上,云南与青海的干部便是睁只眼闭只眼。四川某些地区的干部却会进寺强行夺取。
有些藏人发誓不再杀生,风俗是将狩猎屠宰的工具存放到寺庙的“护法殿”。但主要是一些古老的弓箭、刀剑、猎枪,没有杀伤力。知情的干部会理解是怎么回事。不懂藏人文化的干部便当作“寺庙私藏武器”事件来处理,难怪会造成官民对立。
他指出:“四川特别缺少懂得藏人文化的专家和官员,提拔上去的许多藏族干部的有关本民族文化的素养也不一定比非藏族干部强多少。还有许多民族干部明哲保身,不是敢言的人。”
宗喀又说出一些成功例子,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人口中97%是藏人,但2008年未有大事故发生,原因之一是州县乡地方干部与当地民众每年通力合办“赛马会”。他说不要少看这种文化活动,它使民众的民族文化得到表达,融洽了官民关系。
多元文化制度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
宗喀这次访问北美特意考察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主要城市与文化中心,特别是加拿大通过确认彰显法语的地位,来维系魁北克省向心力的各项措施。
他发现,加拿大的多元文化政策,其实与清朝的施政方针甚为相近,中国不一定从外国引入多元文化政策,只需要借鉴满清的例子即可。
宗喀指出,清朝皇帝的重要诏书,会有不同文字的版本,在不同地区刻碑宣示。清朝重要建筑,均有多语标记。这个不用到加拿大考察,只要细心看看北京、东北满清遗留下来的古老建筑,就可一目了然。
汉人熟识的纯汉文《康熙字典》,满朝还动员国家力量汇编了汉、满、蒙、维、藏文同书的辞典《御制五体清文鉴》。
宗喀叹息,到了清朝末年,清庭和地方官员不再坚持这一基本立国政策,引发了清朝末年各民族的离心离德。
目前在加拿大,不懂法语,很难当上总理。此事看来很新鲜,但宗喀指出,清朝的很多皇帝是多语皇帝。康熙、乾隆两个皇帝除精通满、蒙、汉三语之外,同时通晓藏语。乾隆接见班禅喇嘛的时候,便是以藏语对话。
加拿大派往魁北克省工作的官员一定要懂法文。宗喀建议,中国应该鼓励驻各自治地方的干部学习当地民族语文与文化,并将之纳入国务院考核制度,就像现在实施各种名目的外语考试一样。
藏人为甚么对自己的语言文化感到自豪?
宗喀教授说,藏人对自己的文化感到自豪,并不是盲目的自大。
“我们要知道,图伯特(藏族)文化并不是一些人想象的那样,是一种‘少数民族文化’。要知道图伯特文化或文明,要比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的文化更‘大’。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整个欧亚大陆其中一个重要的文化。”
宗喀教授举例说,藏医(藏蒙传统医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医学系统,与印度的吠陀医学(Ayurveda)、中医(汉医)、西医(希腊-罗马-阿拉伯)、并列史界四大医疗系统。除了藏蒙地区外,藏医在南亚、中国内地,在现在的西方也受到欢迎。
此外,有千年历史的藏历能够准确推算出7月22日轰动全国的日全蚀。
宗喀指出,藏语文的表达能力其实十分强,是一套成熟的语言文字系统,既能探讨深奥哲理,也可以抒发细腻感情。历史上只有汉、藏两个民族使用自己语言把佛经完整地翻译和表述出来。日本、韩国、泰国等到现在也未能做到。
南传的巴利语系佛教、东传的汉语系佛教、北传的藏语系佛教并列为佛教的三大分支。藏传佛教除了传统的藏区、蒙古、西伯利亚及喜马拉亚南麓与北缘之外,现已经流传全世界。加拿大也有大量信众。
藏人不随便杀生。把风景好,且对生产生活重要的地方全部封为神山圣湖,其实是通过宗教文化来施行环境保护,为中国保护了大片土地的自然环境,包括中国的国宝大熊猫。
藏人对自己的文化承传有危机感
宗 喀说,西藏的佛寺除了是宗教场所之外,也扮演学校、银行及文化传播站的角色。小孩入寺为僧,他们至少可以系统地学习藏语语文、西藏天文历法、藏医、藏式佛 像绘画(唐卡)与雕刻等。情况与欧洲的修道院或教会学校一样。但目前规定是18岁才能进寺为僧。可是许多地区除寺院外,并无令人满意的传统文化的传授机 构,令西藏文化的承传,面临断层出现的危险。
宗喀说,绝大部分藏人很尊重和欣赏汉文化,但同时绝大部分藏人对自己的文化也感到骄傲与自豪,对自己的文化在许多方面可能边缘化,次级化感到忧虑。有时在一些藏区,藏文化也沦为弱势文化。
就好像华人无论移居海外多么远,相隔多少个世代,仍然想尽办法保存自己文化,让子女学习汉文一样,宗喀说藏人也有同样想法。藏传佛教对中国的统一作出过重大贡献
宗喀指出,某些汉人可能把藏传佛教错误理解为西藏分裂背后的推动力。其实藏传佛教在缔造中国多民族多文化国家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他说公元7世纪至13世纪,西藏人要朝圣或是留学,首选的地方是南亚。但后来因为中亚的回教徒和英帝国入侵印度,藏人加强与汉人的往来。藏人传统上将所有的汉人都看成是佛教徒。
清朝皇帝维系蒙古人心,成功将蒙古和中亚的许多地区纳入大清版图,也曾借助了藏传佛教这一资源。
宗喀说,拉萨以前禁止外国人进入,除了汉人、蒙古人及传统汉藏文化边境的穆斯林,因为觉得大家多共享一种文化,有亲切感。
宗喀·漾正冈布(YongdrolTsongkha)小档案 文学学士,历史硕士、医学博士、欧亚腹地的语言与文化研究博士后。 现任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暨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印第安纳大学人类学系研究员等。 曾应邀到包括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弗吉尼亚等许多世界知名学术机构作学术演讲。 精通汉、藏、英语。作为一位职业的历史语言学学者,还学过数年到数个月不等的梵、阿拉伯、拉丁、突厥、蒙古、朝鲜、葡萄牙、冰岛等22种语言及几种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