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 Changtangherder推荐这个报道,并批评说“这是典型的汉人价值观和视野下的西藏牧区。倘若真是这样,这个地方该早就没有人类居住。事实恰恰相反,不光是此地,西藏羌塘高原海拔5000米以上藏族牧民的生命已经延续了至少几个千年……”
希望大家讨论这个话题:是不是如报道中的益西活佛所说,藏人贫困的根源是“藏民还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
首都爱心人士资助“生命禁区”藏族儿童重返校园
(时间:2007-12-29 19:25 来源:中国台湾网)
当地的藏民相信他们是离太阳最近的子民,自称为“太阳部落”。但与此同时,那里也成为了“生命禁区”,海拔4500米,资源贫乏,气候恶劣,冬季漫长而严寒,最低气温零下40多度,年平均气温只有零下8到5摄氏度,“两年一小灾,三年一大灾”,不断的自然灾害冻死、冻伤牲畜不计其数。那里的很多人没见过汽车,更吃不到蔬菜和水果。由于缺乏棉衣和医药,孩子的手上、脸上是溃烂的冻疮,许多人的骨骼扭曲变型。
这是记者在网上查阅资料时所看到的四川省贫困县石渠。2005年,石渠又逢河水暴涨,冲毁了各界爱心人士捐资修建的“希望小学”和慈善敬老院。近日,石渠县洛绒活佛一行来到首都北京,希望获得爱心人士的资助,重建“希望小学”,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在首都爱心人士的热心帮助下,“温暖生命禁区,聚火太阳部落”公益救助活动28日晚间在京举行。
救助失学儿童 大爱无疆
当晚,五十余位爱心人士自发来到位于朝阳区的摹捐场所。记者了解到,其中大部分人是通过网络上震撼的图片了解到石渠县的现状,专程赶来为这些贫困失学儿童献爱心。经了解,他们之中除了少数几个人相对富裕,大多是工薪阶层,虽然捐款从几百元到几千元和上万元不等,但是他们对失学儿童的关爱同样令人感动。
一位现场捐助2000元的爱心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没去过石渠,但是我对当地的艰苦情况早有关注,也知道他们受灾失去了学校,我虽然也不富有,但是我们应当尽可能的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这些地区的孩子,让孩子有机会学习,有一个好的未来,是比任何捐助都有意义的事情”。
一位去过石渠的女士含泪告诉我们:“那里一颗vc银翘片都是很难见到的,孩子们翻看的课本都非常破旧。但是,尽管饱受磨难,我看到淳朴的藏民们却会给每一个外来的人一个微笑,他们看到外来的车辆会停下脚步深深鞠躬,直至我们远去,因为他们对捐资给自己筹建学校和敬老院的汉族同胞非常感激,他们不知道是谁捐助的,就把每一个到这里来的外地人当作恩人来尊敬和感激,那份无比的真挚,让人十分的感动。”
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张淼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基金会是以做文化交流为主,但是今年6月,当得知石渠所面临的困境时,基金会破例举办了一次慈善活动,在网上发出救助倡议,没想到短短一个月的时间,有一千多人以各种方式捐款。“最令我感动的是北师大附属小学的小学生专门为此发起了捐款活动,孩子们捐出了自己的零用钱、衣服,还有文具。”据张女士介绍,基金会募捐所得款项为石渠贫困藏民购得的1000余件棉衣已于7月份寄给石渠,应该已经在为1000余个牧民御寒了。得知最近石渠有人来京为重建“希望小学”寻求帮助,张女士又以个人身份热诚帮忙,与几位爱心人士一起帮助募捐者策划、发起了今天的活动。
与朋友一起凑了一万元捐款的苗利娟女士告诉记者,她去过石渠一次,目睹了那里孩子的生存现状,非常痛心,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援助和呼吁,让更多的爱心人士来救助失学藏族儿童,帮他们重建校园,用知识改变这些孩子祖祖辈辈靠游牧生存的观念,走出贫困,走出“生命的禁区”。
重建“希望小学” 不畏艰辛
为重建希望小学,来自石渠的洛绒活佛已经在全国奔走了两年,他告诉记者,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目前学校重建的经费已经筹到三分之二,但是因为石渠恶劣的气候条件,一年只有几个月适合盖房子,再加上海拔高,道路遥远难行,物资运输艰难,学校要到2009年才能建成。
据同来的益西活佛分析:“石渠的贫困根源是藏民还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祖祖辈辈的观念仍然是靠草原吃饭,这一代孩子不接受教育,将来他们的孩子仍然会在贫困中生活。石渠藏民要走出恶劣的生活环境,不能永远靠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而是要通过让这一代孩子接受知识和教育,放弃原始的游牧生活和不重视知识的观念,学习到离开草原生存的本领。”益西期盼道:“草原上的孩子,有了知识,可以出去打工,去干什么都可以,他们的下一代也就不再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了。”
洛绒活佛还告诉我们:“石渠有许多孩子上不起学,目前我们筹得的善款,已经能够救助150多个孩子了,虽然过程非常艰难,但是我们要继续下去,要让更多当地的孩子接受教育,改变命运。”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参加本次活动的采访,记者发现捐赠者的爱心观比较成熟,他们多半不是心血来潮,也并不认为自己是单向的赠予和付出者,而是认为帮助弱者是应有的社会责任,也是自身的精神收获。
对于捐助的付出与收获,一位男士表示:“人生需要多元的体验,可能我付出的是物质,但是收获的却是精神上的珍贵感受,体会到的是自己在履行社会责任与拓展人生价值,相对于物质付出,收获的精神感受对我而言更有价值。”
一位女士感慨道,虽然我并不富有,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爱心的,我认为没有什么比通过自己的帮助,让一个贫困的孩子改变命运,让他和下一代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和人生更有价值了,如果每个人都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这一切就会成真。是否富裕不是关键,重要的是行动。我觉得我做的事非常有意义,能够帮助需要我帮助的人,这种内心的收获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云辉)
图1,石渠的孩子们。
图2,益西活佛接受记者采访,认为藏人贫困的根源“是藏民还过着原始的游牧生活。”
图3,歌手“阿佳组合”的卓玛说:“我们也是藏区出来的孩子,希望自己能为藏区贫困的地方多做些什么”。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