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我们的僧人们事务繁忙,忙得连编织“松阿”的时间也没有吗?以至于自动放弃编织“松阿”的资格,拱手相让给既无宗教信仰也不遵守个中禁忌的俗人。照此下去,有一天会不会把制作佛事供品“多玛”的资格也转让出去,使得商店或货摊上摆满了外人制作的“多玛”呢?
藏人都知道“松阿”是什么。按照西藏的传统习俗,由寺院的僧人或民间的修行者,将彩色线绳或五彩哈达编织成复杂的、固定的花样,再由高僧、朱古专门诵经修法、开光加持,赠送给各方信徒。这就是“松阿”,被认为是一种可以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吉祥、平安和好运的神圣之物。通常来说,小的系在人的脖子上,大的挂在家里或寺院的门柱上,而在如今这个现代社会,也挂在汽车里或办公室、酒吧、商场等场合。
无论挂在哪里,编织“松阿”的人历来都是僧人和修行者。可是如今在拉萨的大昭寺广场上,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松阿”挂满了专销哈达的货摊,那些摊主都是从内地来的汉人,所销售的“松阿”都是他们亲手编织的。我亲眼看见有个四川男人嘴里叼着香烟,双手编着“松阿”;还有一个四川男人一边抠着脚丫,一边编着“松阿”;几个四川女人倒是双手不停,编得飞快。他们编的“松阿”小的五元一根,大的十元、二十元、五十元不等,最大的如棒槌,百元不讲价。我问顾客是谁,他们说除了游客就是寺院,而且最大的买主就是寺院,比如拉萨城里香火很旺的扎基寺,就从他们这里成批购买“松阿”,然后再提价卖给朝拜者和游客。
对此我很惊讶,也特意咨询了几位喇嘛和长者,都认为这是很不好的风气。编织“松阿”其实是一种宗教仪轨,其中大有讲究,既不是俗人的事务,也不能拿来赚钱,可如今僧人不做俗人做,而且,用一位老先生的话来说,“连古修啦也用‘松阿’做生意,真是到了非常坏的时代”。难道是我们的僧人们事务繁忙,忙得连编织“松阿”的时间也没有吗?以至于自动放弃编织“松阿”的资格,拱手相让给既无宗教信仰也不遵守个中禁忌的俗人。照此下去,有一天会不会把制作佛事供品“多玛”的资格也转让出去,使得商店或货摊上摆满了外人制作的“多玛”呢?
看上去,由谁编织、销售“松阿”似乎是件小事,属于细节上的问题,不必就此大做文章。可是,恰恰是由诸如此类的无数个细节构成了具有独特的、丰富的精神含义的文化。如果每个藏人除了在口头上表达对宏大概念的坚持,如强调“多卫康”的统一和自治,与此同时,还在行动上落实对传统习俗中的每一个细节的坚持,而不是出于懒惰、轻慢等恶习,自动放弃原本属于自己的事务,那么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是不可能轻易就消失的。但是,如果连编织“松阿”这么容易坚持的细节都轻易地自动放弃,那么导致自身文化沦丧的诸多原因,也有你我一份。
2007-4-27
(RFA自由亚洲藏语专题节目)
图1-图3:在大昭寺广场编织“松阿”的汉人小贩。
图4:向游客出售“松阿”。
图5:在甜茶馆打扑克的西藏僧人。
(本文为RFA自由亚洲藏语专题节目,任何转载请注明。)
Comments
You can follow this conversation by subscribing to the comment feed for this post.